专业金丝楠木批发商

12年销售经验

电话:13708237263

金丝楠木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一)

作者:

发布:2023-09-19 14:55:14

阅读:235

金丝楠木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一)

 中国历朝历代对国家最高规格建筑材料的选择都十分重视。夏商周三代建造自己的社主时,所用木材,松木、柏木、栗木各不相同,都是就地取材。

  这是涉及有关建筑用材的比较早的文献记载,不过自汉唐以降,便突破了材料的地域限制,尤其是明清以来,基本上金丝楠木成了皇家建筑的首选之材。

 历史上楠、樟、梓、椆并称为四大名木,而楠木居首,足见人们对楠木的喜爱程度。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金丝楠木一直被视为最理想、最珍贵、最高级别的建筑用材,被广泛应用于宫殿苑囿、坛庙陵寝的建造当中。

 《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

一是香楠,木微紫而带清香,纹理很美观;

二是金丝楠,木纹显金丝,目前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种,更为难得的是,有的楠木结成天然山水人物花纹;

三是水楠,木质较软,多用以制作家具。古代帝王龙椅宝座都要选用优质楠木制作,同时楠木还是修建皇家宫殿、陵寝、园林等的特种材料,该树种自清代起开始变得非常稀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清代皇家采办楠木的史料记载中看到。晚明谢肇制在《五杂俎》中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暑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可见楠木因其致密,作为盛具还具有防腐功效。

 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及内部装修中所用木材以楠木为尊,主要是因为楠木自身具有无可替代的优点。其树干高大,圆满笔直,树高可达40余米,直径可达1.5米,2007年江西靖安东周古墓主棺下的一块椁板,为一整块楠木制作,保存完好,宽度竟达1.6米有余,可以想见,其原木之粗大。所以,楠木极适于做建筑栋梁之材和造船。况且楠木加工容易,木材密度适中,木性稳定,不易开裂、不易变形,极为耐腐。加之楠木色浅,呈黄褐色,纹理细腻,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温润柔和,有淡淡的香味,经久不消。同样是优良的建筑用材,松木与楠木相比,缺点是容易开裂,密度略小,有较多的树脂,没有楠木干净、清洁和文雅,这一点很致命。一位专家曾开玩笑说:“皇帝老儿坐在金銮殿上,总不希望大殿上面‘啪’的掉下一块‘松油子’粘在自己帽子上了,掸都掸不掉。”
 

 金丝楠木在古代建筑中的应用明代的宫殿及城楼、寺庙行宫等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这使得一段时期内明代采办楠木的官吏络绎于途,明永乐四年(1460年)诏建北京宫殿时就“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这在明史上有明确的记载。但即便是在宫廷里,全部架构统统使用楠木的建筑也并不多见,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明长陵的祾恩殿(图2)以及北海北岸西天梵境内的大慈真如宝殿(图3)。这两处殿宇都是始建于明代,所有结构全部采用金丝楠木,殿宇内完全不施彩绘,最多只是烫蜡,因为金丝楠木的本色就是最高档的装饰,是任何人工装饰永远无法企及的。

 到了清代,楠木中的上品金丝楠木日益难求。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南方诸省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帝以为此举太过奢侈,劳民伤财,无裨国事,所以大直径的桢楠才被选为皇家宫殿建筑用材,甚至改用满洲黄松,黄松作为大殿的木柱时,则以楠木拼接外包。

 

金丝楠木在古代家用的应用

  金丝楠木在古代家具中的应用楠木因其木性温润,也是中国明清时期高贵家具的用材之一,宫中常用楠木制作床榻椅具之类,触之不凉,而其他硬木则不具备此优良特性;除了宫殿,皇家藏书楼,还有金漆宝座的木胎都要选用上好的楠木。

 明代文献里也常常提到,楠木为做家具的良材,常被用来制作箱子、柜子和书架,也可用来装饰柜门或制作文房用具。此外,楠木尤多“满面葡萄”的结瘿,其花纹细密瑰丽,精美异常。明式家具中用在显著部位的瘿木,多数为这类楠木瘿子。

 《格物要论》载:“骰柏楠木出西蜀马湖府,纹理纵横不直,中有山水人物等花者价高,四川亦难得,又谓之股子柏楠,今俗云斗柏楠。”斗柏楠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豆瓣儿楠。

 金丝楠因其色黄如金,常与紫檀、红木等深色硬木相配制作家具,如桌面的芯板用楠木,边抹等框架用硬木,以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乾隆朝活计档中也记载了很多乾隆帝亲自审阅定制的金丝楠木系列家具,现今如故宫文渊阁、乐寿堂、太和殿,明长陵等重要建筑都有楠木装修及家具,并常与紫檀配合使用。除宫廷外,民间也常用楠木来制作家具,从传世的楠木家具来看,以福建遗存居多。种类包括罗汉床、拔步床和雕刻的飞罩、牌匾、楹联等。

 金丝楠木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历史上金丝楠木的采伐在清代道光之前基本为皇家所垄断,将其作为御用之材,专门设有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因此楠木又有“皇木”之称。当时各地官员进贡金丝楠木可做为业绩考核和晋升的标准,平民进供一根金丝楠木即可做官。明清两代均禁止除皇家和皇家批准以外的建筑使用金丝楠木,如果私人擅自营造楠木建筑,很可能会因逾越礼制而获罪。清嘉庆帝杀和珅,公布了其二十大罪状,条条死罪,其中第十三条,便是因为和珅所盖房屋使用楠木,僭侈逾制。当然,也只有像和珅这样富可敌国的人物才有可能建造得起楠木建筑。但是,对于楠木家具的制作来讲,则要普遍的多,民间多有发现。而今,不论是宫廷的还是民间的,不论是楠木建筑还是楠木家具,都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朝皇宫数次意外被火烧毁天量金丝楠木大料,几代皇帝仍不死心

太和殿

一、宫殿建筑太和殿公元1406年8月,当郑和的舰队浩荡行进时,南京皇宫里发生了一件让朱棣高兴的事。朝堂上,以丘福为首的一群大臣,建议在北京修建一座新的宫殿,并将奉天殿列为重中之重,永乐皇帝非常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于是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了序幕。永乐皇帝开始派他的心腹亲信们奔赴全国各地,为这项巨大工程做准备。他们中有工部尚书宋礼、吏部右侍郎师逵、户部左侍郎古朴。这些人即将去往的地方,是四川湖广等地的群山峻岭。他们要去开采的便是珍贵的金丝楠木。官员和百姓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山采木,后世以“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的代价之高。当年那些被砍伐的巨大楠木,就是被用来制作那些大殿立柱的。但是才建好四个月的奉天殿就被一场“天火”焚烧殆尽,可惜那些费尽千辛万苦不远万里运来的楠木大材,也在这次大火中烧的灰飞烟灭。永乐帝以为是天怨,因此也没有重建,后来的仁宣二帝琢磨着迁都回南京,也没有大力重修,直到正统年才重建完工。可是嘉靖,这个名字里带火的皇帝(朱厚熜)还真给紫禁城带来了一场大火,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一场大火又将大殿烧毁,嘉靖帝下令重建,并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大工程开建,不知道多少贪官污吏中饱私囊,也不知又有多少人要冒着生命危险去采伐运输楠木。因此在明朝,三大殿烧一次就是一次真正的“国难”。也许是财政吃紧,重修后的三大殿比原先的三大殿体积缩小了不少,最突出的就是面阔和高度。清顺治二年皇极殿(1645年)改称太和殿,不料康熙年间的大火又一次烧毁了此殿,由于清初建筑材料尤其是巨大的楠木难以采办,太和殿的规模和用材质量已经远远无法与明永乐年间建成的奉天殿相比,于是屡遭焚烧之后的太和殿里,如今金丝楠木大柱早已不见踪影,现在的这些巨大立柱,是后来清朝用采自东北三省深山之中的松木拼凑而成的(图7)。